• 领导信箱
  • 常用电话
  • 搜索
医疗技术

安医大一附院研究表明“胖宝宝”易患“成年病”

发布时间 : 2011-01-26点击量: []次 编辑:   作者:  

据安医大一附院儿科最近做的一项关于单纯性肥胖与小儿心血管内疾病的研究表明,肥胖不仅影响孩子儿童期的健康,成年后更可能引发脂肪肝、糖尿病、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等,为宝宝适度减重也就是为他们的未来“减负”。据悉,此项研究获得省内外专家广泛关注。

十个小朋友就有一个“胖嘟嘟”

随着今年来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胖嘟嘟的小朋友越来越多了,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去年在广州、上海、济南和哈尔滨四城市4-16岁儿童中展开的一份有关儿童肥胖的调查显示,此四城市中儿童肥胖率达到了11.9%,十个小朋友中就有一个是小胖墩。

安医大一附院儿科专家都鹏飞表示,儿童肥胖最主要的两大原因是遗传和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在安医大一附院儿科近期进行了一项有关单纯性肥胖与儿童心血管功能的研究,接受调查的153例肥胖小儿中有41例家长也存在超重或肥胖,占26.8%,但也有很多小胖子并非遗传自父母,而是因为不良饮食习惯导致。专家认为,经常吃含糖量高的食品,饮食无规律,运动时间过少等都是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

“小胖墩”真的更容易变笨

“肥胖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会有深远影响,”都鹏飞告诉记者,安医儿科曾在2006年进行的一项统计就显示,30个小胖墩有24个是脂肪肝。儿童单纯性肥胖不仅影响儿童期的健康,也与成年后的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这些疾病已经呈现低龄化趋势,“脂肪肝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这几年低龄化趋势明显,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甚至儿童都患上了高血压。”

安医一附院研究报告中显示,体重与血压直接相关,肥胖者高血压病发病率比正常者体重高3倍以上,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收缩压、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健康儿童,且随着肥胖程度的加重,高血压患病率增高,这表明肥胖儿童心负荷加重,患高血压危险性增加。

而根据临床调查,造成高血压低龄化的“元凶”就是肥胖。由于长期高血压未得到控制,以及肥胖引发的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致使年龄在20-30岁就发生脑出血、急性心机梗死、心绞痛、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病例在临床上屡见不鲜。

肥胖后减肥,难度不低于戒毒

很多家长以为,“小胖墩”长大后能够自然消瘦,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因为“小胖墩”往往变成了“大胖墩”,伴随他们的不仅有各类身体疾病,还有各种心理问题。

前往安医儿科门诊就诊的很多小胖墩,曾经尝试过多种方法减肥,甚至还参加减肥夏令营,效果并不明显。“没办法了,连喝口水都长肉。”等得了肥胖再来减肥,其难度不亚于戒毒和癌症的康复。胖人都有“喝凉水都长肉”和减肥反复的经历,与其如此,还是从小就注意预防,别让孩子太胖为好。

通过对接受调查的153例小胖墩干预治疗,坚持按照控制饮食、适度运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原则,大多数孩子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与之前的体质指标相比有明显改善,但仍未能达到参与调查的对照组的水平。都鹏飞说,饮食调节和运动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另外也不可强求小胖墩一定要将体重指标降到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