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信箱
  • 常用电话
  • 搜索
学科科研
当前位置: 引导页> 学科科研> 正文

皮肤性病科发现汉族人红斑狼疮易感基因

发布时间 : 2009-10-19点击量: []次 编辑:   作者:  

采用最新基因研究方法 成果在《自然遗传》发表

皮肤性病科发现汉族人红斑狼疮易感基因

我院皮肤性病学科皮肤病遗传学研究团队通过对12000多名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的研究,发现了5个红斑狼疮易感基因,并确定了4个新的易感位点。这项研究采用国际最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进行,标志着我国红斑狼疮易感基因研究跻身世界先进水平,研究成果对红斑狼疮的预警、临床诊断及新药开发具有重大意义。10月18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遗传》(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据介绍,这一工程巨大的研究是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学军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等17个单位配合下完成的,研究使用的病例样本来自于全国40多家医院。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安徽省财政厅和科技厅专项基金等的支持。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女性,特别是育龄期妇女,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和脏器,最终诱发肾衰竭、狼疮性脑病和严重继发感染,导致患者死亡。该病病情易反复,目前临床上无治愈手段。据估计,目前我国有红斑狼疮患者100多万人。

研究者通过对12000多例中国汉族红斑狼疮患者和健康对照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了5个与汉族人群发病密切相关的易感基因ets1、ikzf1、rasgrp3、slc15a4和tnip1,并确定了4个新的易感位点;研究同时验证出欧洲人中发现的7个易感基因在汉族人中同样存在。该项研究首次通过遗传学研究证明了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遗传危险因素在不同人种间具有相同和不同的易感基因;同时,该项研究是目前世界上红斑狼疮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中样本量最大的研究项目。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是伴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单体型计划兴起的一种搜寻和鉴定复杂疾病易感基因的方法。这种方法出现后的短短3年时间里,世界上就发现了100多种重大常见疾病和常见性状的500多个易感基因。但是这些研究主要由美、英等国家完成,且主要针对欧洲人群。由于种族差异性和遗传异质性的存在,欧洲人群的研究成果并不完全代表我国人群,导致利用欧洲人群研究结果开发的治疗药物和手段不一定对我国患者起治疗效果。因此,研究并发现符合我国人群遗传特质的易感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据专家介绍,该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自身抗原释放,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组织和器官的损伤,从而危及患者生命的。目前,临床只能用免疫抑制的方法来控制疾病发展。这次研究发现的这些易感基因,从不同阶段参与了红斑狼疮抗原呈递处理、细胞因子调节及免疫细胞信号转导等炎症和免疫过程,这些基因的变异与发病机制有密切关系。专家认为,该研究成果使人类对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主要的科学价值是长远的。在眼前,这项成果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疾病预测和防治也可以提供帮助。比如,某人测得携带有危险的基因型,可以通过避免危险的环境因素,降低疾病发生的危险;已是红斑狼疮患者的,将来可以根据基因型进行特异性、个体化的治疗,从而减少治疗的副作用,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据介绍,由张学军教授领衔的安徽医大一附院皮肤病遗传学研究团队已经建立了目前世界上较为完整的皮肤病遗传资源库,收集和储存了近10万份皮肤病样本和资源;建立了完整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平台,尤其是在生物信息学和生物统计方法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路和方法。2009年年初,该团队采用全基因关联分析方法,在我国首次研究发现了银屑病的易感基因。目前,该团队正在开展麻风、白癜风和特异性皮炎等常见皮肤疾病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

发布会现场

张学军教授答记者问

《健康报》安徽记者站站长冯立中提问

(科研处、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