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信箱
  • 常用电话
  • 搜索
疑难病多学科会诊(MDT)

下咽癌多学科会诊中心

发布时间 : 2021-07-27点击量: []次 编辑:  医务处 作者: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下咽癌占头颈部恶性肿瘤3%~5%,临床上以鳞状细胞癌为主。由于下咽癌的发病位置特殊,发病位置隐匿,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并早期易侵犯喉及环后间隙;下咽癌生物学特性恶劣,其病理呈现出易黏膜下播散、容易侵犯颈部其他重要结构,由于手术难以确保其安全切缘,故易致肿瘤残留;下咽癌极易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初次治疗时有60%-80%患者存在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40%患者存在对侧颈淋巴结转移。下咽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同步放化疗、诱导化疗后视其效果情况再选择放疗或手术、生物治疗等。手术和放疗是下咽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二者均可单独对下咽癌进行根治性治疗,但单纯手术和单纯放疗的生存率均比较低。由于80%的下咽癌患者就诊时已属Ⅲ、Ⅳ期病变,手术切除范围广,术后可能出现咽瘘、吞咽困难等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并发症。对于Ⅰ、Ⅱ期病变,手术或放射治疗的5年生存率达到60%左右,而Ⅲ、Ⅳ期的病变,5年生存率只有30%左右,因此,下咽癌是头颈部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之一。

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下咽癌诊疗规范性指南,不能对国内的下咽癌治疗模式给出一个统一具体的方案。国内外学者均认为,由于下咽癌患者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易被误诊为慢性咽炎或咽异感症,确诊时多属晚期。在下咽癌的诊疗过程中,凡出现咽部异物感,尤其是伴有颈淋巴结肿大者,应仔细检查并明确诊断。诊断方法包括颈部检查、间接喉镜检查、内镜检查、X线检查、CT、MRI检查,病理检查是确诊依据。根据国内文献及相关专著,目前国内下咽癌有两种主要治疗模式:第1种治疗模式为手术+术后放疗;第2种治疗模式为放疗40-50Gy后,根据肿瘤敏感性分别行根治性放疗或者根治性手术,如果肿瘤对放疗敏感,肿瘤达到完全缓解或肿瘤至少缩小70%以上,即行根治性放疗;否则行手术治疗。两种下咽癌治疗模式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虽然外科手术治疗可以彻底切除肿瘤,但由于切除范围广,特别是环周性的缺损,往往会造成修复困难或者因创伤太大致患者不能耐受,易造成一些严重并发症,或需要胸外科联合手术。而非手术的放射治疗对绝大多数有甲状软骨侵犯、双侧声带固定、喉外侵犯的下咽癌患者疗效欠佳;术后放疗或同步放化疗可以提高高危组患者的生存率;术前诱导化疗,根据诱导化疗的结果选择手术或放疗,诱导化疗敏感者放疗,不敏感者手术治疗,远期生存率结果相似。诱导化疗可使患者的治疗选择更具个体化。治疗选择时应考虑肿瘤的部位、分期、病理类型、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教育水平、营养状况、家庭医疗保健条件等,治疗前应充分和患者沟通治疗方案,将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与患者进行不带倾向性的讨论,帮助患者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基于以上特点,根据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头颈外科组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头颈外科学组共同制定的《下咽癌外科手术及综合治疗专家共识》要求,对于下咽癌患者制订准确和有效的治疗方案,有赖于治疗前对患者状况和肿瘤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综合评估。因下咽癌的治疗涉及发音、吞咽、呼吸等重要功能,治疗原则应在最大可能提高肿瘤的局部区域控制率前提下,尽量降低治疗手段对器官功能损害的程度。因此,建立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MDT)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提高下咽癌的生存率和喉功能保留率,是未来下咽癌诊疗趋势。

下咽癌治疗后复发或残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由于每一个患者及其肿瘤情况都有所不同,具体处理应当采取因地制宜和个性化的处理原则。这种情况下更应该依赖于MDT的讨论,制定最合适的方案。

综上所述,下咽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有赖于具有一定技术力量和技术水平的多学科诊疗团队,通过详尽的评估、完善的技术方案、可靠的技术手段的实施,最终形成最有利于病人的个体化的诊疗措施,使患者得到有效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