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信箱
  • 常用电话
  • 搜索
医院文化
当前位置: 引导页> 医院文化> 正文

【专家谈科普】不要“帕” !专家带你科学认识帕金森病

发布时间 : 2021-04-09点击量: []次 编辑:  宣传部 作者: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在65岁以上人群中帕金森病患病率约为1%-2%,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高,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的“第三杀手”。预计到2030年,我国帕金森病人数将达到494万,占全球总数一半左右。帕金森患者趋于年轻化,“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占据总人数的10%。由于病程长、致残率高,该病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图片


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从1997年开始,将每年的4月11日被确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发现者——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今年的4月11日是第25个世界帕金森病日,让我们同安医大一附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胡盼盼一起来了解帕金森病的相关知识吧!


图片


图片

帕金森病的症状有哪些呢?


一说起帕金森病,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手抖。胡盼盼称,超过70%的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震颤,但不是所有的震颤都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的震颤具有独特的特点,多由一侧上肢远端开始,手指像在搓丸子或数钞票一样运动,逐渐扩展到其他肢体,在安静放松的情况下出现,紧张的时候加重,活动时减轻。单纯的震颤不足以诊断帕金森病,其主要临床表现还包括运动迟缓、肌肉强直及步态障碍等运动症状。具体可以表现为面容呆板(面具脸)、动作缓慢、写字越写越小(小写症)、走路时不摆动胳膊、身体向前冲、膝关节屈曲、起步及转身困难,晚期走路时很难迈开第一步、走路易跌倒,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坐轮椅或者卧床不起。


图片


除了运动症状,帕金森病还合并有抑郁、焦虑、认知障碍、精神病性症状、睡眠障碍、感觉异常及尿便障碍等多种非运动症状。在日常生活中,抑郁、焦虑及痴呆等非运动症状的确对患者及其照料者造成巨大负担,严重影响患者和家庭的生活治疗。与此同时,一些非运动症状可能会先于运动症状发生,对早确诊、早治疗有重要意义。



图片

帕金森病既然是一个缓慢进展的疾病,那么帕金森病的早期信号有哪些?胡盼盼介绍,在典型症状出现以前,是存在一个漫长的前驱期的。


睡眠障碍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 ,患者往往出现生动、充满暴力行为的梦境,同时伴有与梦境一致的行为,如拳打脚踢、大声尖叫等,这些行为可能伤及自己或他人,确诊依赖于多导睡眠监测检查。80%以上的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患者在未来的数年至十余年内会发展为神经变性疾病,其中一半以上为帕金森病,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50倍。

图片



轻微运动障碍
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并不是突然出现的,在疾病的前驱期可能出现一些轻微的运动障碍,如言语含糊低沉、表情呆板、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姿势异常、运动迟缓等。

嗅觉减退
约九成帕金森病患者有嗅觉下降的症状,有些甚至出现嗅觉丧失,闻不出食物的香味或者变质。但出现嗅觉减退并不一定是帕金森病。家人需仔细观察,不要以为这是老人的正常生理现象而忽视。

图片


便秘
有研究认为帕金森病的病理改变是从肠道开始的,因此肠道症状可以早于运动症状。便秘的老年人发生帕金森病的风险是没有便秘的老年人的2~3倍。

图片


其他如体位性低血压、排尿障碍、性功能障碍、嗜睡、焦虑抑郁等也能是帕金森病的前驱期症状。

图片


图片


经常有门诊患者表示疑惑,为什么我会得这个病呢?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哪些人群更容易患帕金森病呢?

图片


图片


胡盼盼介绍,目前发现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也会随之增高,且男性更容易发病。约10%左右的帕金森病患者有亲属同样患帕金森病,在这些家族性的帕金森病患者家庭中,可出现多人患病的情况,而且这些病人多在年轻时发病。除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也可能是帕金森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脑外伤及经常接触农药、杀虫剂和铅、汞、锰等重金属也会增加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因此,建议避免长期接触这些有害环境因素,尤其是有帕金森病家族史的人最好不要从事电焊、干洗和机械维修等工作。必须接触时,一定要做好防护。



对待帕金森,我们该怎么做呢?


胡盼盼介绍,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大家对帕金森也不再陌生,但是许多人并没有真正了解这个疾病,反而以讹传讹,谈“帕”色变,造成了病人的未能及时就诊、治疗率低以及帕金森患者依从性差等。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能完全治愈帕金森病,但这并不代表帕金森病就是绝症。目前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包括心理疏导与照料)等有效手段较大程度地改善症状,从而使患者保持较好的状态和功能。

图片


药物治疗需依据病情个体化,选择抗帕金森病药物,用药剂量应该以产生满意疗效的最小剂量,必要时根据病情缓慢增加剂量。随意减量或停药可能造成症状加重,甚至出现恶性撤药综合征,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同样地,自行加量也是不可以的,有很多帕金森病患者为了能够达到最佳状态,自行加大服用剂量,便会导致异动症等并发症过早出现。一旦出现异动症,临床治疗很棘手,所以帕金森患者要科学规范地用药,每次药物调整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图片



专家简介




图片

图片


胡盼盼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性疾病、认知神经心理学。先后在北京协和医院、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进修访问。发表 SCI 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青年自然基金 1 项,省级课题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1 项。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与行为学组委员;安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学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学组委员 , 中国卒中学会血管性认知障碍分会秘书。

门诊时间: 周五上午绩溪路神经内科(帕金森病门诊)
邮箱: hpppanda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