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信箱
  • 常用电话
  • 搜索
肿瘤内科

历史沿革

发布时间 : 2019-04-01点击量: []次 编辑:   作者:  

1961-1966 1961年,以放射科主治医师蔡瑞玲为首,与程广源医生、陈美英护士长、王秀兰技术员等创建了安徽省第一家放射治疗室,隶属放射科。设备有当时最先进的西德西门子深度X光治疗机一台(包括一台西门子放射剂量测量仪),东德深度X光治疗机一台及苏联钴-60治疗机一台。

随后,尹贞员(1962年)、秦年科(1963年)、许伯寿(1964年)相继加盟放射治疗室,放射治疗室与同位素实验室成为由李树德教授领导的放射核医学教研组的第4教研室。

1966-1976 程广源任放疗室负责人、医技科室(包括放射科、检验科、药房、药材科、供应室)党支部书记。在要求医务人员下放过程中,程广源等与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及卫生厅革命领导小组组长据理力争,从而使专业得以保留,放射治疗室保存,放疗设备未受损失。

1966年在安徽省首先开展了宫颈癌镭疗,并正式成立了肿瘤放疗病房,开展以放疗为主、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护士长由李家莹担任。

1969年,医院医务人员基本下放至农村,但放疗室建制未变。放疗室的医生有:程广源、许伯寿、秦年科、周如俭、赵治中,技术员有陈美英、尹贞员、王青、王秀兰、张素珍、孙秀芹等,护士长由吴俊芳担任。这为医院此后肿瘤内科及肿瘤放疗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0年7月程广源、周如俭、赵治中及技术员尹贞员、王青、王秀兰奉命调至安徽省人民医院(省立医院)组建肿瘤放疗科。许伯寿、秦年科、张素珍、孙秀清等继续在肿瘤放疗室工作。

1971年,在放疗病房的基础上成立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小组,由汪奇岩、叶子明、沙玉成、吴松云及林起铨医师组成。

1973年起,梅蔚德、张缔华、徐伯康、盛兴福等相继调入,医院正式成立肿瘤科,行政负责人为许伯寿、张缔华。科室设立放疗组(许伯寿负责)、内科组(梅蔚德负责,成员有:吴松云、叶子明)、外科组(张缔华负责,成员有:沙玉成、盛兴福、徐伯康)。与此同时,安徽医学院肿瘤研究室成立,许伯寿兼任研究室主任,姚立人任副主任,并有陈兴安、许金林、吴瑞炜等教师参与筹建工作。

1976年-1978年外科、妇科专业医生撤出,肿瘤科主要由肿瘤放疗和肿瘤内科人员组成,床位24张。内科组成员又增加洪素珍、卢昭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组撤消。

1992年肿瘤放疗和肿瘤内科分设。1992年正式成立肿瘤内科,床位48张;1993年卫生部认可的肿瘤生物治疗实验室成立;1996年,成立分院肿瘤内科,床位32张,肿瘤内科床位调整为40张;2002年5月,肿瘤内科迁至现址,由三个病区组成,床位72张;2005年5月,干部病房肿瘤内科成立,床位24张。

2000年,陈振东《实用肿瘤并发症诊断治疗学》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聘为卫生部统一教材《临床医学导论》编委, 肿瘤内科护理部被评为医院“优秀护理单元”;2001年,肿瘤临床药物验证基地获得国家药政局及卫生部批准;2002年,被评为校内重点学科;2003年,肿瘤学硕士点以全校最高分通过教育部有关部门的评审,“引进蛋白芯片诊断仪”、硕士生试用教材《肿瘤学概论》投入使用,并被南京大学医学院等用作硕士生教材。陈振东参加卫生部统一教材《临床医学导论》第二版编写;陈振东主编的《走出抗癌的误区》获上海市科普专项资金资助并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公开出版;2004年,肿瘤学硕士点开始招生,首批招收8名;2006年陈振东主编硕士研究生教材《肿瘤学概论》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公开出版;顾康生主编《肿瘤内科诊疗手册》由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